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方式的選擇與應用
1
危險廢物處理方法概述
廢物的組成、性質、狀態,以及氣候條件、安全標準、處理成本等條件對于選擇最佳的、實用的處理方法息息相關,雖然有許多方法都能成功地用于處理危險廢物,但常用的處理方法仍歸納為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熱處理和固化處理。
1 物理處理: 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于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 化學處理: 化學處理是采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于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其目的在于改變處理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減少它的危害性。 3 生物處理: 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氧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在經濟上一般比較便宜,應用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長,處理效率不夠穩定。 4 熱處理: 熱處理是通過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組成和結構,同時達到減容、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的目的。其方法包括焚化、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等。 5 固化處理: 固化處理是采用固化基材將廢物固定或包覆,以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是一種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廢物的處理過程,主要用于有害廢物和放射性廢物,固化體的容積遠比原廢物的容積大。 6 各種處理方法都有其優缺點和對不同廢物的適用性,由于各危險廢物所含組分、性質不同,很難有統一模式,針對各廢物的特性,可選用適用性強的處理方法。
2 危險廢物最終處置方法
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方法有堆存法、填埋法、土地耕作法、深井灌注法和海洋處置法。
堆存法和土地耕作法對廢物成分有一定要求,一般用于處置不溶解、不揚塵、不腐爛變質、不含重金屬等不危害周圍環境的固體廢物,對有毒、有害物質不可施用,以防其進入生物循環系統。
深井灌注方法需要將固體廢物液化,形成真溶液或乳濁液,主要用于處置難于破壞、難于轉化、不能采用其它方法處置或采用其它方法費用昂貴的廢物。
目前土地填埋法已成為固體廢物最終處置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危險廢物最終處置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3 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工藝適用性分析及應用
1 毒性廢物: (1)對于含有氰化物、有機磷化合物等高毒、劇毒類物質的廢物,為使其得到安全處理,采取單獨接收、儲存后,采用門禁監控系統進行管理和監控;因此,可采取與焚燒類廢物一起焚燒處理,也可經解毒后進行固化和安全填埋; (2)表面處理的含氰廢物中往往同時含有重金屬,采用焚燒方式既消耗助燃燃料又增加廢氣處理難度,對此可采用解毒處理,加入藥劑分解氰化物后進行穩定化/固化處理后,再送安全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對有機氰化、有機磷化合物廢物及其清洗廢水或其包裝物則可采用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但需對焚燒廢物中氰化物含量和焚燒溫度加以控制,以確保安全和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2 含重金屬類廢物: 為避免此類廢物在最終處置過程中和處置后發生流失,產生二次污染現象,在最終處置前可采取穩定化/固化或焚燒方法進行處理。由于此類廢物大部分不含可燃物或可燃物含量較少,通常情況下其熱值很低,在焚燒過程中不僅需消耗大量輔助燃料,而且有些低熔點金屬還會氣化進入煙氣,增加煙氣處理成本。因此,對這部分廢物采用先加入添加劑對其進行穩定,再進行固化的方式處理,最后送安全填埋場填埋。 3 酸、堿類廢物: (1)對酸、堿類廢物日處理量約5t,通常是濃度不高且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先采用簡便、易行的氧化還原、中和沉淀法進行化學預處理,再對過濾出的殘渣進行穩定化/固化處理后進行安全填埋,預處理后的廢液作為固化用水和焚燒煙氣的冷卻水使用; (2)當酸、堿類廢物中廢酸濃度較高時,中和沉淀消耗的藥劑量大,產生的殘渣進入填埋系統占用填埋空間較大,此時的廢酸則可利用焚燒余熱進行蒸餾濃縮,回收利用。 4 固態污泥、保溫材料類: 此類危險廢物日處理量約4t,可采用焚燒、固化、直接填埋方式處理。由于此類廢物可燃物含量較少或不含可燃物,其熱值較低,為節省運行費用,當其符合安全填埋場進場廢物要求時,采用直接進入安全填埋場填埋方式;當其不符合進場要求時,先對其固化處理后再進行安全填埋。 5 其它類廢物: 對于大部分熱值較高(12~21MJ/kg)的廢物,以及從安全、經濟角度不適用其它方法處理的廢物,可采取焚燒方法處理。如:含有機溶劑廢物、染料涂料廢物、有機殘渣、廢藥品、廢試劑等。 4 結束語
由于危險廢物種類較多,成分復雜,采用任何單一處理方式均不能使危險廢物達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目的,因此必須根據需處理危險廢物量及各種廢物所含組分、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處理處置方案進行綜合處理。